笔趣趣 > 永乐小郎君 >永乐小郎君

第三十四章 灯谜与遇险

看着下方灯火辉煌、人流如织,一派繁华景象,朱棣站在城楼上嘴角带笑,显得很满意。解缙和丘福等几个官员陪侍左右,也纷纷对皇上整饬纲纪、勤政爱民的功绩大家赞赏。只是朱棣看上去仿佛还有些心思,有些心不在焉。

看了好一会,朱棣转过头对大臣们说:“朕看着金陵笙歌鼎沸,盛况空前,心里却还想着昔日的北燕。北燕的元宵节气虽不如这金陵热闹非凡,可大雪漫天,一家人围坐炉前,热腾腾的吃上一碗元宵,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丘福听闻,也笑了起来:“皇上所说,亦是臣等所想。北燕虽然因为天寒地冻,夜晚不好出门,街面上看不到什么人。可是家家户户各自聚在一起,也算是一年下来少有的热闹日子。”

解缙没有去过北燕,此刻只能跟着说一句:“臣久居江南,未曾见过北地风光。如今听皇上和淇国公这么一说,倒是有些神往之情。”此话一出,几个南方的官员跟着笑了起来,工部尚书黄福更是要皇上派个北燕的差事,好顺便去看看。

朱棣却轻轻一笑,意味深长的对黄福说了句:“黄尚书既然请命,朕自会安排,等着吧。”却见礼部尚书李至刚上前一步,在朱棣背后行礼道:“皇上,北燕乃皇上龙兴之地,臣以为,应当效仿太祖皇帝对凤阳的做法,立北燕为陪都。”

“哦?”朱棣又转过头来,看着李至刚,停了一会,嘴角微微一笑,说道:“李尚书所言甚合朕意。此事几位爱卿拿个条陈出来,先议一议。”一众人纷纷行礼应下差事。

朱棣转过身,继续看着城楼下的节日景象,过了好一会,突然开口道:“近日朕曾召见各位爱卿,商量立太子一事,只是各位爱卿说法不一,未有个结果出来。既然如此,朕做主了,各位爱卿以后也不用再就此事上折子。”

各位大臣心中微微一惊,连忙点头称是,只是心里都在暗自琢磨皇上到底会立谁为太子。丘福低着头,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李旭和顾忠燕的比试已经过了一半,目前看来倒是不分伯仲。

各家的灯迷猜法并不相同,杨府的这个猜法算得上新颖。整个灯塔分三层,最下面的灯谜最简单,需要猜出十道灯谜才可以上第二层。第二层的灯谜稍微难一些,需要猜对三道,才能有资格参加最上面的灯谜。李旭和顾忠燕开始猜谜之后,也有好事者想试试自己的斤两,也跟着猜起来。只是杨士奇身为翰林院学士,灯谜自然也出的难一些。过了半个时辰,居然只有李旭和顾忠燕过了第一关。

两人完成了前十道题之后,不约而同的停下来看向对方,李旭是微微一笑,顾忠燕还是一幅傲气十足的样子。

顾忠燕是广西大户顾家的嫡长孙,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十五岁便拿下了秀才功名,顾神童的名号也在广西家喻户晓。年前抵达金陵,是准备赶在春季入国子监读书,正好赶上了元宵节,便来这杨府的灯塔试试自己的分量。心想若是一旦拿下头灯,且不说明日自己的名字定会传遍金陵,若能得杨士奇亲睐,想来一举中第的机会也大了许多。可是没想到听朱瞻基说杨府的小姑爷过来要拿头灯,这才有些气忿,找上李旭比试。只是真没想到,这个杨府的小姑爷居然比自己还小,一气之下,更是看不上这个李旭。

顾忠燕看到李旭淡淡的微笑,却觉得他是在嘲笑自己连个小孩比不过,没好气的扭回头,继续看起第二层的灯谜来。

李旭见顾忠燕这般傲气,也只能摇摇头,扭头看了站在一边的朱瞻基,却看见朱瞻基有些失落,于是走上去问了一句:“朱兄,为何看上去这般沮丧?”

朱瞻基摇摇头,对李旭说:“杨府这灯谜也太难了些,我费尽心思,也只能猜出四个,你和我一起读书,却能猜对十个。可是那杨家管事给你漏题了?”说完,眼睛狠狠的瞪了一边的杨家管事一眼,只是一边的管事不认得朱瞻基的身份,对一个孩子的怒瞪没什么感觉。

李旭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感情朱瞻基刚才也搀和了一把,只是解不出来,有些郁闷而已:“朱兄,我都是今日才得知杨府要竖灯塔,能漏什么题。”

朱瞻基摇摇头,却看见顾忠燕开始解第二层的灯谜,连忙推推李旭:“好了好了,我没事,你快去解灯谜,那顾秀才都已经猜到一个了。”

看到朱瞻基真没什么事,李旭又给陶义使了个颜色,让他注意朱瞻基的安全,此刻听闻杨府的灯塔有人在比试,人群都围了过来,李旭担心会有人趁乱下手。见陶义微微点头,又向朱瞻基靠了一步,这才转回身,开始猜第二层的谜题。

“柴扉半掩,打一字?”李旭看到第二层的谜题,感觉比第一层的确难了许多,不过还难不倒自己。当即指着那道谜题对杨家管事说道:“此谜的谜底是一个字。我说的可对?”只见杨家管事笑眯眯的点点头,李旭这才把灯笼取下来放到一边,规矩是谁猜中了灯笼上的字谜,灯笼就归谁了。

顾忠燕在另外一边大声道:“半放红梅?半放红梅......是繁字!”得到杨家管事点头后,也是取下一盏灯笼,挑衅的看着李旭。李旭摇摇头,随便找了一个二层的字谜看去。

“残花片片入画中?”这个倒有些难,李旭一时也没想到,用拆字法和增补法都不得其意,正在思索时,顾忠燕却又中一谜,取下一个灯笼,眼见三个二层的灯笼堆在一起,顾忠燕在一旁洋洋自得,喊了一句:“李公子,可需要在下援助一二?”

“这个谜底是一个毕字,取花之匕,画之十,可对?”李旭终于猜了出来,杨家管事也点点头,取下了这个灯笼,放在李旭那一边。李旭向顾忠燕拱拱手,笑着说:“不劳秀才公。”只是现在还差一个,李旭转身又挑了一个灯笼,这个倒不是很难,李旭只花了几个呼吸便猜了出来。眼下顾忠燕和李旭都是三个,就剩第三层的灯谜了,在外围观的人都纷纷给两人加油鼓劲,朱瞻基更是大笑大叫,完全没了平日的稳重,若是那几位文师在此,多半会狠狠打上几计手板。

“眼下只剩第三层的头灯了。”李旭笑着对顾忠燕说:“在下只是一童生,请秀才公先来。”

“哼,我若先猜,怕李公子不会心服吧?”顾忠燕冷哼了一声,对一边的杨家管事说:“烦请管事将灯谜揭开,我与李公子同时猜,谁先说出答案谁拿到头灯,可否?”

杨家管事犹豫了一下,看向一边的李旭,李旭笑着点点头,一边的小厮这才用竹竿把头灯上的灯谜卷轴挑开,一个大大的“炅”字挂在上面,迎风飘荡。杨家管事站出来,大声喊道:“谜面,炅,打名诗词中的一句。”

在场的众人都有些傻眼了,纷纷交头接耳起来,只是一时间没人猜出来。朱瞻基也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只是实在没想出来是哪一句。顾忠燕亦在下面百思不得其解。只有李旭,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苦笑出来,摆摆手,说了一句话。

“此谜我没法猜。”

此言一出,朱瞻基愣了,周围看客的那副表情比刚才看到谜面还要惊讶。就连顾忠燕,也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旭。

没法猜?那就是已经猜出来了,只是不好说出谜底?顾忠燕有些不服输,又看了一眼谜面,可谜底是什么还是猜不出来。人群中的朱瞻基忍不住了,大声喊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李旭,你快说谜底是什么啊?”

只是李旭依旧是那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摇摇手,准备向朱瞻基身边走去。没想到顾忠燕的声音传来:“李公子才思敏捷,在下敬佩不已,还请李公子说出谜底,以解在下疑惑。”一时间,众人纷纷出言,要李旭说出谜底。

眼看群情激奋,顾忠燕更是不顾秀才身份,向自己一个童生行礼,若是再不说,恐怕会被冠上一个恃才傲物的帽子。李旭想了想,双手抬起下压,待周围众人的声音渐渐变小之后,这才指着那个高高的炅字说道:“把字拆开,人字上面是两点和日字,两点是黄的最后两笔,日字是昏的最后几笔,答案就出来了。”

“人约黄昏后!”李旭话音刚落,顾忠燕竟是惊呼了出来。周围的人又仔细想了想,这才恍然大悟。只见顾忠燕走上前,对李旭行了一礼,脸色再也看不见那股骄傲:“李公子大才,在下受教了。”

李旭连忙躲开,说道:“秀才公千万不可,在下一白身,怎么受得起如此大礼。”不过见顾忠燕如此洒脱,对他的好感又增了几分。

顾忠燕笑着说道:“字谜虽为游戏之作,亦能看出李公子文思敏捷,在下自愧不如。方才怠慢了。”两人又互相行礼,这时朱瞻基走上来,还是有些疑惑的问:“不就是一个人约黄昏后吗?你刚才说没法猜是为什么?”

见朱瞻基发文,顾忠燕也面有不解得看着他,李旭摸摸鼻子,对朱瞻基说:“你忘了去年冬月的那场流言了?”见朱瞻基恍然大悟,一脸坏笑,初到金陵的顾忠燕依旧迷惑不解,李旭只得解释了一番。

“那场流言之后,小弟只想息事宁人,只是今晚杨府这谜面,又是我这个杨府小姑爷解出谜底,只怕明天又有一阵风雨。”

听李旭解释完,顾忠燕这才醒悟过来,连连向李旭道歉,朱瞻基倒是一幅无所谓的表情:“这有什么,之前那么大的风波都闯过来了,今日之事顶多被人聊上几句,掀不起浪来。”

顾忠燕好奇的看着朱瞻基,李旭只得给两人介绍一番。只是在介绍朱瞻基的时候,李旭没有说出他的身份,而是套用了之前朱瞻基使用过的张继的名号。朱瞻基没有反驳,直接认下了。

三人站在杨府的灯塔前聊了一会,约定好之后再见面,三人才分开。李旭和朱瞻基继续在街面上闲逛,一会看看那些把式,一会跑到茶馆听段书,玩的是不亦乐乎。不知不觉,时间已近子时。朱瞻基也不好玩得太晚,一行人开始慢慢向南市的街口走去。

正在秦淮河边走着,李旭突然看到一人低头急匆匆向自己这边冲来,竟是一下撞到跟在身后的陶义怀里,一时间有些混乱,其他的侍卫被人群簇拥着,暂时过不来,李旭下意识的抓住了身边的朱瞻基,此时两个身穿灰色袍子的人冲过来,一把抱住李旭和朱瞻基,直接跳进了一边的秦淮河。等陶义和侍卫们摆脱了人群,急忙赶到河边,却已不见二人的踪影。

相关推荐:我的夫人是凤凰乡村至尊小妖孽修罗武神王爷离婚吧刷钱人生重生美利坚之无耻之徒禁区降临莲花仙印天地极壁回到过去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