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晚明霸业 >晚明霸业

第七百三十一章 萌芽

冯旭也没有想到,这种官方性的约束性谈话,竟然能挖到新军营第一期的精锐存在,而且还是侦察兵出身的。

现在军队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当初的新军出身。抛去配军营、游击军、虎豹骑这三支光荣部队不说,后来者新军不仅仅笼络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大多数都经历过正规的军事培训,已经成为军方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在山头林立的军方,被人习惯成为“新军派。”

如今随着全面扩军,这种经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新军人才,随时可能被大佬看中提拔,走上高位

冯旭不由的觉得此人时来运转,有孔有德这件事情记录在案,将来一个将军衔是跑不掉的。

李守臣的思维比较简单,对于所谓的光明的前途,他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只要能够“回家”他就非常兴奋了。

接下来的事务简单至极,首先是在训导官的帮助下,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归建请求书》,其中详细的叙述了他在陕西的生活和战斗的环境,强调自己并未故意撤入到陕西境内。

而军情处的工作更是做到了极致,在短时间内便将李守臣的画像与事迹一并输送到原籍,各方校对无误之后,又亲自跑了一趟齐国远部,拿到了一手资料。

让军方大佬震惊的是,齐国远亲自肯定李守臣,“有特殊作战能力,是难得的一流人流。”

……

徐梁在太原,行辕的工作一如既往的则堆积如山。徐梁恨不得将自己分成三个人使用。

“陛下,李守臣到了。”柳如是站在办公室门口,对陛下说道。

徐梁点点头,对周围坐着的一圈将校说道:“北直隶那边儿那他们打,原本我将他们放在北线是防御为主,满清晚动手一天,我们就强壮一天,现在新一师恢复了大明盛世时的配比,火器装配率已经接近百分之四十五,正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来检验战术战法。”

徐梁说完之后,巡视一周,见并无人异议,这才开口说道:“既然大家没有意见,此次会议的内容和精神便尽快传递下去。李参谋长、秦都督,你们随我去见个人。”

秦良玉这位老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无限拔高了大明朝女性的身份和地位,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官场,甚至于有不少女性走入军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秦良玉并非是一个愿意做灯塔蜡像的人物,虽然他现在因为年纪的原因,已经不能亲临前线作战了,但是却将训导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这点儿连李岩都法子肺腑的佩服。

一行人从会议室到了一间简单的会客室,李守臣已经坐在里面等着,桌案上还有茶水和点心,这样的待遇已经超过了普通的公务接见标准,对很多部门和人来说,这是一种强烈的信号。

“卑职李守臣,参见陛下。”李守臣见三人进来,连忙向穿着红色常服的徐梁行礼。

“不必多礼,坐。”徐梁虚空抬了抬手,盯着李守臣的脸看了一会儿,笑着说道:“哪里还需要四处找人辨认,这小家伙我认识,当初新军大比武,还是第二名的神射手呢。受伤之后,流落到了山西,可留下什么妨碍?”

见与自己只有一面之缘的陛下竟然能够记得自己,李守臣激动的痛哭流涕,声音也越发的哽咽,说道:“拖陛下的洪福,卑职现在依然可以挽起大弓,百步穿杨。”

“好,不愧是我大明的好儿郎。”徐梁又说了些关切的话,见李守臣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方才对李岩说道:“李参谋长,这等忠贞爱国的将士,总参谋部可有安排?”

李岩看着眼前的李守臣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但是奈何秦良玉就在身侧,只能颇有几分无奈的说道:“陛下,此时亲都督有话要说。”

别看秦良玉是一员女将,但是她身高将近一米九,即便是徐梁都要仰起头来看她,她当即接过话头说道:“陛下,臣希望暂借调李守臣,作为全军榜样,去做忠义宣扬。”

徐梁默然无声,他知道这个是做政治工作的路数,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巡回报告这一路数,但是李守臣这种远离收付区,依然为国作战,并立下不小的功勋,肯定是值得宣传的。

不过徐梁也知道,这种充斥着套话和表演的报告会,对于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来说,未必是光荣的事情,甚至更多是一种折磨罢了。

不过这种事情,还要李守臣自己做主。

因为按照官员的升迁轨迹来讲,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自己哪怕是身为君主,也没有理由阻断人间的上升之路。

“李守臣,你自己觉得呢?”徐梁问道。

李守臣这个人,政治觉悟已经足够了,但是毕竟是基层的军士,没有足够的眼界,也没有政治敏锐性,自然不知道秦良玉所说的,宣讲忠义之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然,李守臣这个人,还有个缺点,那就是在他看来,战争是老爷们的事情,像是秦良玉这种人,根本就不该存在于军方,所以他并不是很喜欢她。

当下,李守臣开口说道:“陛下,壁纸在陕西有群众基础,希望能够返回陕西,继续领导义军作战,为我大明朝开辟敌后游击根据地,积攒胜利的优势。”

徐梁点点头说道:“我倒是听说了你率领义军偷袭清军的事情了。”

李守臣不由得有些微微脸红,自己率领几十个人,偷袭十来个清军,也能入陛下的耳朵么。

他听陛下说道:“我本来很担心,从军中派出军官去义军中去,因为过于死板,不懂得灵活变通,将义军带向覆灭,不过对你来说,却不是问题,这样,齐国远给我写信,很是认可你的本事,我给你上校军衔,你可以收拢陕西的义军官兵,独立作战。”

“是!卑职领命!”李守臣精神大振。

“但是敌后作战绝不同于你当日受训时的战法。”徐梁道:“一定要藏兵于民,化民为兵。须知,兵民乃胜利之本啊!”

“卑职定当牢记陛下教诲。”李守臣道。

徐梁笑了笑,道:“你别嫌我啰嗦,许多人都忍不住去跟人列阵厮杀,这在我看来是很没必要的。尤其在敌后,敌军实力本就比我们强大,完全不该用这种战法。”

卑职这些时日研读陛下的《敌占区游击战法》一书,窃以为归根到底便是开篇总纲所言: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驻我扰。卑职在秦地,绝不以战功为念,只愿为大军光复陕西一省有所助益。”李守臣道。

“好。好。”徐梁连连抚掌:“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非但是你,还要让你的部下知道,战功未必就是列阵打出来的,若是能将清军扰得鸡飞狗跳,扰得分出重兵看守粮道……这也是赫赫战功!”

“卑职定会将这个道理与他们说明。”李守臣道。

“好,至于装备方面。你可有什么意见?”徐梁问道。

李守臣想了想,道:“山林之中,火铳倒不合用。不过地雷、熊夹、铁铲,这三件却是利器。”

山民自己制造的土火药威力太小,就算拿了火铳也没法多用。倒是因为路径狭窄,所以三五颗地雷就可以出其不意,封锁一条要道,实在是山林游击的利器。熊夹是用来捕熊的,自然也能用来捕人。往年山中常有不小心的年轻猎人被别人设下的捕熊夹捕到。何况是针对的军户而经过精心伪装过的夹子。

“铁铲却是为了方便开路、挖掘壕沟、坑道。”李守臣参观过第三师某部之后,惟独对这工兵铲格外倾心。“尤其是侧边开刃,转手便是一柄利器。”李守臣道:“陛下若是许可,卑职想多讨要点这三样物品。或者将长刀、长枪换成铁铲都行。”

工兵铲这种东西哪怕再过五百年都不会过时。只是这东西可全是苏钢打造,在监管规则上与火炮、火铳是一个级别,完全不是表面那般简单。如果用的材料不够好,自然也不会有那样神奇的效果了。

“你的确识货。”徐梁微微点头道:“不过这铁铲可不一般,除非你可以保证责任到人,绝不会丢弃,否则我只能给你劳工铲。”说罢,徐梁将苏钢打造的工兵铲与普通锻铁打造的劳工铲加以说明。好让李守臣知道其中区别。

李守臣知道了其中区别,连忙道:“是卑职有眼无珠,原来其中有如此奥秘。若是如此,陛下看着给便是了,不用那么好的东西。有时候见到鞑子来得快。啥都要扔了,这工兵铲岂不是浪费了!”

“大规模装配做不到,小范围的使用却是没问题。”徐梁略一思索,还是批了十柄工兵铲,好方便在敌后控制区挖掘地道。

陕西位于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适合深耕细种,自然也适合挖掘地道。尤其是陕北人本就有挖窑洞的习俗,在防塌方技术上有经验,所以徐梁在《敌占区游击战法》中着重提到了“地道战”概念。

在冷兵器时代,如果有合适的地道系统,对清兵扫荡带来的反制,更甚于抗日战争时代。因为地道狭窄,攻击方没有毒气、爆破筒、手榴弹等高威力武器,很难对坑道内的人员造成伤亡。

如果地道能够成为村落百姓的避难所,这对于保存关中人力资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一旦要普及地道,巨量的土方作业就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柄高效的工兵铲带来的增益,绝对值得上它本身的投入。

随手解决了李守臣需要的装备问题,秦良玉并没有放弃自己之前的想法,只是退而求其次,道:“陛下,无论是李守臣上校的事迹,还是义军的功劳,都应该宣扬出来,方能振奋军心。”

“嗯,秦督所言甚是。”徐梁一向重视宣传战,自然不会反对。

“所以臣想设立《皇明军报》,专门针对军中战士,进行思想教育。”秦良玉七十多岁的人,努力说着新鲜词汇,倒不显得拗口。因为“皇”字既有人皇的意思,又有辉煌浩大的意思,用来称呼自家军队可算是个不错的词。

不过,任何一个穿越众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军队被称为“皇军”吧。

“皇军……这叫法不好。”徐梁摇头道:“军报可以有。不过名字要斟酌一下,就叫……”徐梁轻轻点了点额头:“这样,就叫《光明军报》,由总训导部负责筹办,不受都察院监管。”

“多谢陛下!”秦良玉朗声应道,对于最后那句“不受都察院监管”最为受用。

按照历史的惯性,只要天下太平,文官体系肯定会压抑武官。为了避免重文轻武的恶果再次重演,徐梁有意增加了武官的职权,在思想舆论上,更不能被文官扼住喉咙。

“不过军事机密必须保密。部队番号只能用某部来代替,千总以上军官可以用全名,千总以及以下军官只能称姓氏加职衔。”徐梁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是抗战爆发之前,日本就已经通过报纸收罗了几乎所有团级以上军官的背景资料。无论真假,徐梁都不会冒险让敌人知道自己基层军官的情况,以免被奸细利用。

虽然有东厂、锦衣卫在做反间谍工作,但谁知道有没有漏网之鱼呢?

“臣明白!”秦良玉道:“当年萨尔浒之战,便是军情泄露,以至于王师惨败,这等愚昧之事必不能再让它发生。”

徐梁点了点头。

萨尔浒之战中,奴儿哈赤对明军各路将领、行军路线、出发时间都一清二楚,自然可以做到“凭你几路来,我自一路去”。现在新军打仗也是一样,有东厂细作在北京盯着,清军所有动态了如指掌,自然应对起来得心应手。可见战争的确不是靠人多就能玩得转的游戏。

李守臣走后没几天,《光明军报》就刊发了创刊号。一切都仿照现代通用报纸的制式,不过用的都是俗体字,以方便军中文化水平不高的战士

李守臣的报告被修改后刊登在创刊号上。因为总训导部的教育需要,其本人也被塑造成了一代英雄。而英雄不仅仅需要战绩,还需要令人钦佩的道德力量。李守臣突破敌军封锁,千里归建的“义气”,丝毫不逊于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

而这,还只是一个萌芽。

相关推荐:盖世金粉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冒牌修仙者天师神医废柴修成仙猎天争锋邪王追妻山海横流花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