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重生之华娱神话 >重生之华娱神话

第二百八十三章 才华

九月底,孟星雨任权等一行人,终于结束了米国之行,动身回国。

这一次出行,总共历经二十天,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他们将这部影片的宣传工作,做到了极致,顺利的完成了自己此行的使命。

至于后面的事情,江至强老板自有一套通畅的联系沟通渠道,电影票房的事情,就交由香港的安乐公司,负责后续的跟进工作。

在回国之前,孟星雨还做了一个新的决定,她聘请琼尼.王,这个十八岁的大男孩,出任孟星魂个人网站的运营经理,月薪五千美金。这个工作是兼职的,不耽误这小子的学业。他大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搞。

这个网站,按照大姐大现在的想法,倒没想过要搞的多大,多火爆,只不过聊胜于无。

那次宴会上,邓肯总裁提出的建议,音犹在耳。孟星雨心想,天知道我那个弟弟,说不定什么时候,真的会来大米国祸祸一番呢?

聪明的中国人,向来是未雨绸缪的。

琼尼.王是南加州大学导演系大一的学生,又一个没毕业就被大姐大发掘重用的小老弟。他是因为踢球受的伤,半月板被摘除,正在家里休养。当时偶然看到了梦幻舞台公司的招聘广告,闲极无聊,就上门应征。琼尼被梦幻舞台公司雇佣为水军的时候,他还是坐着轮椅来挣外快的。

孟星雨知人善任,第一,这小子的计算机技术不错,第二,他是学导演的,如果弟弟以后要来米国发展,可以成为一大臂助,第三,这小子毕竟是一个华裔,大家比较容易亲近。

大姐大发了话:“给你三年时间,大学毕业的时候,你要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琼尼坐在轮椅上,鬼马的一笑:“这个可比运营网站要难得多了。如果我到时候能说中文了,工资可以涨多少呢?”

孟星雨一笑:“翻个一两倍,没有问题。”她心里话,月薪一万多美金,把一个假洋鬼子砸回炉,变成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值了。

姐姐他们回国的时候,孟星魂这个甩手大掌柜,正在为他第一次出演电视剧的角色,做着准备。

到目前为止,孟星魂总共导演了两部电影,《超市惊魂夜》和《神话》,执导过一部电视连续剧《矩阵》,取得的佳绩,那是惊天动地。

他也出演了三部电影,分别是姜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张洋的《爱情麻辣烫》,还有最新的《神话》,总算是从配角高升到了主演,表现却还是马马虎虎。

孟星魂就是没有出演过电视剧,《还珠格格2》还是妖精人生的第一次。

说实话,孟星魂当时一时起意,同意出演琼聊阿姨的《还珠格格2》,还没过多久,这个妖精可就后老悔了。

以他今时今日的盖世风头,甭说是拒绝琼聊,就是世界级大导演的戏,他也可以随着自己的性子,对角色有兴趣就say YES,没兴趣就goodbay了您哪。

现在倒好,本来咱哥们就是一个大花瓶,还要凑到全组都是花瓶戏份的宝岛剧,去露一脸,所为何来?何苦来哉!

尤其是这一部电视剧,还它么是清宫戏,小爷我还要剃光头,带头套。

孟星魂长这么大,也就剃过两三次光头。

他印象当中,在五六岁的时候,看完《少林寺》的第二天,自己和一大帮邻居孩子,组团去剃了个小秃瓢。七八个少林俗家弟子,在回来的路上,见到电线杆,就要踹上两脚。

后来,孟星魂脑袋上挨了一书包,要缝针处理的时候,头发也给剃光了。

算起来,也都有十年之久,没有剃度了。

当然,孟星魂对于演员接拍清宫戏,要剃光头,那还是很支持的。

他小的时候看那些港台剧,里头的演员们,就是把头发往后一背,鬓角沾着胶水,后脑勺再接一条假辫子,怎么看怎么都是假的。

小祸祸还疑惑过一阵子,这和咱们大陆拍的不一样啊!难道大清朝的时候,长淮南北地区的发型,还有啥不同的讲究吗?

在《神话》剧组的时候,孟星魂和梁佳辉他们两个,在拍片间隙闲聊。妖精曾和影帝开过一个玩笑:“嘎灰哥,你们香港人,有一个很好的风俗习惯,慎终追远。”

梁佳辉的学历很高,自然知道这是曾子的话,意思是认真的对待父母的丧事,追念久远的祖先。他好奇的问道:“哦?那你说来听听。”

孟星魂说:“你们香港人坐在一起吃饭,下首的那个位置,永远都是空着的。那是给家里的鬼魂留着的吧?”

梁佳辉想了一分钟,才哑然失笑。在香港电视剧当中,那个位置坐着的演员,只能拍到他的后脑勺,还挡着对面主角的镜头,当然要空出来了。

那个位置不是留给鬼魂的,是留给摄影机的。

相比之下,大陆的影视剧拍摄,比港台地区要讲究的多,咱们都是讲究人。

这个年头的国产剧,虽然时代感还不强,形式也很呆板。可是咱的剧本够硬,场景够多,文化内涵够深厚,题材够广泛。啥也不说了,俺们拍过的《篱笆女人和狗》,潜历史上的《乡村爱情故事》,他们行吗?

就是孟星魂当年拍的那一部《矩阵》,他们都拍不出来。共产党闹革命,工农武装起义,对他们来说,那都是天方夜谭。

香港电视剧的制作很粗糙,表演也很僵化,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性。按照潜历史上的话来说,玩的都是套路。

他们很擅长做一些行业剧、刑侦剧、商战剧、灵异剧,可是一拍到古装剧、年代剧和青春偶像剧,那就歇菜了。

台剧对于港剧来说,算是一种补充和调剂。青春偶像剧和苦情悲情戏,是宝岛电视业的两大看家法宝。只不过情节比较幼稚,剧情十分拖沓,节奏太慢,演员的表演夸张做作,比较适合小孩子和老太太们欣赏。

大陆剧和港台剧之别,其实就和南拳北腿之分一样,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就拿舞蹈来说,倭国的地方太小,舞蹈也是小里小气的。因为地震频发,所以倭国人跳舞的时候,双脚从不同时离地,他们怕栽跟头。

咱们中国的地方,那可太宽敞了。你就看从南到北,汉蒙回藏,舞蹈还是戏曲,演员们都会把几米长的袖子,甩来甩去的。

共和朝的先主席,都把这种舞蹈,搬到太空里头跳去了:“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一箫一剑走江湖,千古情仇酒一壶。两脚踏遍尘世路,以天为盖地为庐。”

孟星魂坐在梦幻舞台公司的化妆室里,刚刚剃好了一个大光头,活脱脱就像一个俊俏的小和尚,摇头摆尾的正在念经。

他念完自己要扮演的箫剑,嘴里说出来的这一首歪诗,孟星魂禁不住哑然失笑。

如果没有天下砸下来的那个大书包,孟星魂正常的活到现在,甭管他做的是什么工作,年龄也都已经二十五岁了。

《还珠格格》系列,他看是肯定看过了,却未必会那么着迷。

孟星魂的兴趣爱好,踢球看书,音乐电影,相当的广泛,就是对电视剧,不是太感冒。

他反刍脑袋里模糊的记忆,发现自己对琼聊剧,的确不如金庸武侠剧那般的熟悉。

这个祸祸从十来岁开始,就讨厌男孩子这个称呼。

早熟的人,往往也很矫情。你们喜欢,我就不喜欢。

潜历史上的孟星魂,性格估计也就是如此。所以,他对于这一部《还珠格格》,并没有多深的印象。

孟星魂继续看着薄薄的剧本:“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如今五事都更变,箫剑江山诗酒茶。”

“这种不入流的打油诗,我它么一天能写十几段。”孟星魂如是说。

孟星雨知道弟弟上学的时候,确实喜欢胡诌几句歪诗。她印象深刻的,觉得还够得上水准的,就是这小子看完了《世说新语》没多久,挺得意的集了其中的几句典故,凑了一首诗:“人生贵得适意尔,未知当著几量屐?不如即时一杯酒,胸中块垒须浇之。”

这四句典故,第一句是晋代人张季鹰,他在洛阳城做官。有一天,老张忽然想到家乡的菰菜羹和鲈鱼脍,馋虫给勾起来了。这哥们脱口说了一句:“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于是便辞官回家。

第二句更有意思,祖约热衷于收藏钱币,阮孚则有收集木鞋的雅好。甭管是收藏什么,都是一种劳神的事情。后来有人去看祖约,他正在整理赏玩自己收藏的钱币,一听说客人来了,他慌忙收拾。有两只小竹箱子来不及藏好,客人已经进门了。祖约就用自己的身子,遮挡着箱子,神态颇为狼狈。

又有人去探望阮孚,看到他正在给木屐打蜡,还感慨道:“人生一世,真不知能穿得了几双鞋子啊!”话语之间神情安详,从容闲适。

于是,在人们的心目中,两个人的境界,自此便分出了高下。

第三句还是那个张季鹰,他任情适性,放诞不羁,有人说:“你如此放纵、安逸于一时,难道就不考虑考虑自己身后的名声吗?”张季鹰笑道:“与其让我身后有名,还不如现在喝一杯酒!”

第四句是说阮籍“胸中块垒,故需酒浇之。”意思是这哥们心里有太多的事儿,不喝不行,一醉解千愁。

少年孟星魂,信手就把这几个典故,凑了一首集句。其中的第一句,他一直都很喜欢。

人生贵得适意尔。

祸祸心说,可惜目前做不到。

相关推荐:仙君想吃桃儿锁骨娘子香江一九七八传奇华娱华娱小明星调教好莱坞纵横好莱坞重生好莱坞我为王好莱坞制作重生好莱坞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