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民国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闻 >民国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闻

第四十二回孙中山辞职提三条件,袁世凯虚与委蛇

清帝退位是袁世凯当总统的先决条件,没想到却受到了宗社党的阻挠。袁世凯忧心如焚,他一直避免采取强硬手段逼宫登基,夺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背上千秋万世的骂名。于是他让其长子袁克定,去请汪精卫帮忙。

袁克定把宗社党阻挠清帝退位的内幕,告诉了汪精卫,指出“杀一人而全局可定”,汪精卫经过一番策划,刺杀任务落到了老同盟会会员彭家珍的头上。1月日,彭家珍在良弼家大门口遇见了良弼,扔出一颗炸弹,良弼中弹倒地,次日死亡。

良弼一死,宗社党以及满族王公大臣吓得魂飞魄散。隆裕太后哭哭啼啼地对臣下说,你们快去对袁世凯说,保全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要紧。

191年月1日,清室以清帝名义奉太后懿旨下诏,宣布退位,由此结束了清朝60余年的统治。

两天后,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了辞职,又过一天,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参议院电文中称袁世凯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

孙中山辞职时提出了三个条件,一、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不能更改。二、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之时,大总统及国务各员乃行解职。三、临时政府约法为参议院所制定,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之一切法制章程。这里他把“辞职”与“解职”分开,也就是他虽辞职,但是袁世凯必须实现这三个条件,他才“解职”。

孙中山的三个条件,只有第二条是实的,袁世凯必须到南京来就任,临时大总统之职。孙中山以为调虎离山,使袁世凯脱离了他的北方老巢,就不至于“为害民国”了,其实他过高估计了首都所在地的意义。袁世凯“为害民国”无论在南京或在北京,效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条件,袁世凯也不接受。

清帝逊位——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191年月1日,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奉隆裕皇太后懿旨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宣布退位,由此结束了清王朝60余年的统治。这虽然是无奈之举,对清政府的王公大臣们来说,是一桩屈辱的事情,甚至袁世凯都会和隆裕太后相对落泪。但是,在现在看来,清帝逊位事件,恰好同辛亥革命的伟大,形成了某种呼应。它们都是民主共和的成果。

《清帝逊位诏书》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代表的是革命的激进主义精神,《清帝逊位诏书》所蕴涵的则是妥协、和平的宪法精神。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的宪法根基。

《清帝逊位诏书》虽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宪法文本,但它总结了晚清以来若干次改良立宪运动,是清末立宪进程的一个漂亮结点。《清帝逊位诏书》更像是一份契约性的文件,是清帝逊位给“共和立宪国体”的契约,它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法理传承。

清帝逊位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让路,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之前中国封建王朝政权更替的最大不同之处。历史学者甚至称清帝和平逊位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正是清帝的逊位,使得后来的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失去了民心,他们的阴谋和野心也因此没有了根基。

在辛亥革命中,驱除鞑虏是一个政治目标,清朝皇帝和满洲贵族都是革命的对象和敌人。一旦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中国很有可能就会因为清政府的倒塌而导致疆土的分崩离析。清帝逊位使得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成为可能。(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我的镜子妹妹成为妹妹的食物后无限妹妹召唤系统我吞了全世界我在娱乐圈带崽躺赢活在民国武侠世界中的神医武侠之隐者神尊横行莽荒盘龙之光暗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