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家有蛮妃是吃货 >家有蛮妃是吃货

第312章 评委席上做菜

很快,用水焯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油发鱼肚,火腿,也全部被精细的切好,摆在一个个的小盘子里,看上去是很赏心悦目。

可……

这是生的喂!

不待围观的吃瓜群众提出更多问题,小喜竟又继续出菜了。

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豆芽、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

一样样的素菜被摆上碟子,量不多,顶多一口的样子,可这密密麻麻的一片,也是挺惊人的。

“这是要做什么呀!”

别说围观群众看不懂,就连评委也是一脸懵逼。

难不成小喜这是打算让他们吃生的?

可是,他们虽听说过东洋那边有吃鱼生的习惯,但他们可没见过生吃草,呃不对,生吃菜的啊!

对于周围传来的窃窃私语声,以及不少人的指指点点,小喜恍若未觉,依然在继续忙碌着。

过桥米线的制作方法,苏胖早就全部教给他了,他这些天反复地练习,早已烂熟于心。只是如今既是拿来参赛的,自然在各方面都得做得更为精致些才好。

小菜准备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汤了。

盛高汤的煲,在先前煮过米线之后,便已端上了炉灶,小喜见汤快烧开了,便从自己带来的匣子中取出了一个瓷盒,正是苏胖先前交个他的秘密武器!

肥鹅取其油,经过炼制以后,只留出最精华的一部分。当然,现场的没法去做这一步的,所以这个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小喜取来一个高深的大碗,用沸水烫热之后,才将烧开的高汤倒进去。

紧接着,又浇制了一层淡淡的鹅油在上面,顷刻间,刚才还冒着热气的巨大汤碗,就变得一丝热气也无了。

小喜闻着香味儿,勾了勾嘴角,随后把这一样样的全都摆放整齐,放在了托盘之中。

“我做好了!”

小喜敲了一下身边的响啰,示意小二将这些盘盘碗碗全部端上了评审台。

那几个评委见状,自然觉得讶异。

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最后竟有些无从下手。

虽然不想承认,但他们还真没吃过这种东西……但若要他们开口询问这该怎么吃,这岂不是太没面子了?毕竟他们可是来做评委的,要是连食物都吃法都不知,身为评委的威信何存呀!

于是评委席一时间就这么沉默了下来,气氛很是怪异。

最后还是陶天然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你这是什么东西?该怎么吃?说给大家听听吧。”

小喜笑了笑,脑海中回想着苏胖当初的叮嘱,而后一字一句地复述道:“这叫过桥米线。”

“这过桥米线基本分成四部分:一是汤料;二是佐料;三是主料,辅料;四是主食,即是咱们这次的比赛主题——大米制作而成的米线。”

“那该怎么吃呢?”有评委已经蠢蠢欲动,觉得很是新鲜。

小喜不紧不慢地接话:“接下来我演示给大家看。”

说罢,小喜上前,拿起了小碟子中的鸽蛋,微一用力,小巧的鸽蛋便被她一份为二的落入碗中。

“生的?”

评委和围观群众都睁大了眼睛!

活了这么多年,他们可还真是第一次见人在评委席上做菜的。

小喜不慌不忙,接着才将米线倒入碗中,又用筷子夹起主料,一片片的投入汤中,再是辅料,再是主食……

眨眼间,堆满了一大托盘的食物,便都被送入了碗中。

令人惊讶的是,那些生的食材,被汤水没过表面之后,再夹起来,赫然已经熟了个透彻。

众人这才又想起他方才放入了那一层奇香无比的鹅油,明白这便是秘诀所在了。

做好这一切之后,小喜便撤下了托盘和碗碟,将那一大碗米线推向了几位评委,并叮嘱道:“切记不可先喝汤。”

“这个吃法倒是新奇。”

邱老爷方才听着米线的做法便觉得新鲜,眼下再看过米线的做法,更是觉得有趣。他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剥开汤上的油壳,夹出了一些米线放在自己眼前的小碗里。

只见碗中红白黄绿相交辉映,奇香沁人,令人胃口大开。

“不错,这味道鲜香爽口,让人回味悠长。”邱老爷说道。

“这米线也是不错,洁白细长,柔韧弹牙。”另外一位评委也点着头,赞同的评价着。

“这菜有什么说道么?”邱老爷想起刚才小喜的那一套复杂的吃法,直接问道。

小喜站出来,接着解释。

“这过桥米线,讲究的是制汤考究,吃法特异,滋味鲜甜清香,咸淡相宜。”

“然后呢?”

然后?小喜懵了,苏师父没交代啊?这可怎么回答?

陶天然笑着适时地打了圆场:“几位也真是的,这孩子不过是乡野平民,如何能什么东西都给你们一个说道?美食美食,好吃才是重点。”

几位评委被陶天然说服,倒也不再去计较。

小喜偷偷地摸了把汗,赶紧退了下去。

这米线看上去并没什么难的,甚至端上来的时候,食材基本都是生的么。

可其实不然。

过桥米线的重点就在高汤和米线上。

这高汤,是苏胖选用三年以上的老母鸡煲汤,然后加入火腿小火慢熬。且不说其他食材,就这火腿,离了苏胖,哪里都不可能找的到。

所以这道菜也是苏胖争夺前三最有把握的之一。

而米线,这东西就说来话长了。

苏胖当初是大概知道,米线应该是选用优质大米之后,经过发酵、磨浆、澄滤、蒸粉、挤压、煮制等工序而成的线状主食。

可直接让她做?

这才是要了老命了。

好在陶天然当初帮她找的学徒已经到位,把大致做法说了一下以后,就由这些学徒们自行研制。

而小喜也正是因为研制出了米线,才获得了做这道菜的权利。

第二轮也很快结束,有人做粥,有人焖饭,有人炒饭……说难听点,粽子剥了皮也可以算是混入米饭军团的间谍。所以在米饭的种类上,反而有种四处开花的既视感。

相关推荐:狂宠农门俏王妃市井财女苏二娘二两娘子老公不娶别撩扫街我渣过的四个男人都找上门了乱世十四娘农门家主之四姑娘赵四娘家重生之金融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