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七彩浪花》 >《七彩浪花》

《七彩浪花》

《心中有个太阳》

《七彩浪花》

蔡运生

目录

1、逍遥派-------------------------------------------------8

、最新最高指示----------------------------------------1

、响应号召----------------------------------------------16

4、修仓房-------------------------------------------------0

5、跳“忠字舞”----------------------------------------4

6、战备物资----------------------------------------------7

7、大寨田-------------------------------------------------1

8、狗哭了-------------------------------------------------

9、看成都知青-------------------------------------------7

10、耕抄地-------------------------------------------------40

11、春荒返销粮-------------------------------------------4

1、买猪------------------------------------------------45

1、种早玉米------------------------------5

14、抢收抢种------------------------------54

15、端阳节--------------------------------58

16、小春分配------------------------------61

17、卖公粮--------------------------------6

18、同学来信------------------------------66

19、当泥瓦匠------------------------------69

0、你们误会了----------------------------74

1、惩办凶手-----------------------------78

、他结婚了-----------------------------85

、大春分配-----------------------------88

4、砍柴-------------------------------90

5、鸡公车-------------------------------9

6、科学种田-----------------------------96

7、为啥子下乡---------------------------98

8、“知青歌曲”-------------------------101

9、“手抄本小说”-----------------------104

0、砍犁头-------------------------------108

1、土豆烧牛肉---------------------------110

、“祸根”-----------------------------11

、枪毙犯人-----------------------------114

4、你是知青嘛---------------------------116

5、打猎-------------------------------10

6、修战备公路---------------------------1

7、害病-------------------------------1

8、嫁接桑树-----------------------------15

9、李大志走了---------------------------18

40、我们要回家---------------------------140

41、绝不放弃-----------------------------14

4、林彪事件-----------------------------148

4、工农兵大学生------------------------15

44、又没有走成---------------------------------------159

45、修水库---------------------------------------------164

46、她招工走了---------------------------------------167

47、大招工停了---------------------------------------171

48、到农机厂------------------------------------------175

49、寄语-----------------------------------------18

《心中有个太阳》

《七彩浪花》

蔡运生

许多电视台曾经播放过《年轮》、《孽债》、《知青部落》等,反映“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电视剧。这些电视剧的编剧和导演,没有真实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真实生活,没有真实反映知识青年心中的渴望和向往,没有真实反映当时农村生活的艰难困苦。让当代的年青人看了这些电视剧,不能了解当时知识青年的真实生活,不了解当年的那个时代,不了解当年的那种政治历史背景。用现代青年的那种对爱情的狂热、爱情开放和痴情不羁,来套映当年的知青生活。让大多数经历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生活的人,看后很不是滋味。

《七彩浪花》以亲身经历和见闻,真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知识青年的真实生活,让现代人真正了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让有知青经历或家中有知青的人能真正回味那个时代的生活。

“知识青年时代”是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朵七彩的浪花,她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跳跃着、翻腾着,闪烁着七彩辉煌。新一代国家领导人中,有一部分也曾亲身经历过知识青年时代。让我们共同祝愿为祖国作出无私奉献的知识青年和她们的家庭,祝愿她们以后一切都好!

《七彩浪花》(作者:蔡运生)

1968年1月日,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从此,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热潮。

这个运动热潮,从1968年一直持续到1980年。全国大约有近000万城市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当时任国家农林部副部长、国家农垦局局长的赵凡同志,就有四个子女在插队当知青。还有大量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返回农村。全国共有4、5000万知识青年下乡或返回农村。受上山下乡的影响,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些“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标语口号,强迫让城市里一些没有工作的,或者是“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家庭,被赶下了乡,到边远贫困山区去劳动改造。

那个年代是“激情似火的年代”,那个年代是“个人崇拜极致的年代”,那个年代是“全国山河一遍红”的年代,那个年代是有人利用宗教狂热,搞“个人崇拜极致的年代”。全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到处都飘扬着“誓死捍卫毛主席!誓死捍卫毛泽东思想!誓死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我们要解放全中国!解放全人类!”“为祖国争光,为毛主席争气!我们誓死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毛主席的指示奋斗到底!”的标语、口号,震红了天地,震惊了世界。

早“请示”,晚“汇报”。手不离“毛主席语录”本,口不离“最高指示”。说话、做事首先要先背颂一段“毛主席语录”。

唱“忠字歌”,跳“忠字舞”,表演“革命样板戏”成了六亿中国人民的头等大事。

这些,当时还影响了全世界。

一、逍遥派(作者:蔡运生)

1968年1月日清晨6点,道班陆班长准时打开了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歌曲刚一播完,播音员立即提高嗓门,“最新最高指示,最新最高指示!毛主席教导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紧接着,播音员又播发了北京、上海及全国各地,响应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连夜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表决心,呼口号,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改造自己,接受毛主席的考验。很多地方立即组织召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誓师大会”,很多学生踊跃报名,上山下乡,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68年5月的一天,我来到班里最要好的同学季卫民家,想比较一下他自己动手装的三极管收音机,与我自己装的三极管收音机,谁的声音大,谁收的电台多。可见到他时,他却阴沉着脸告诉我,他的父亲天天“挨批斗”,甚至挨打。文化大革命已经两年了,看不见什么希望了。他父亲要他先回老家乡下去,万一以后怎样,他们一家人好搬回老家去。他的父亲是县里的主要领导,是“南下干部”,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被打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季卫民要走了,没有很多同学、朋友去送他,家里人也因怕消息泄露而没有人送他。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悲伤和迷茫,他低着头,两肩交叉挎着两个大背包,没有说话,只有偶尔轻轻地摇头。惟有我帮他扛着大被盖卷,跟着他后面走着,脑海里也有无尽的悲伤。卫民不仅是我从小学到中学的同班同学,我们又是同班干部,我们还是长期互相帮助、不分你我的好朋友。他这一走,我心里就象失掉了什么似的,心里空落落的,有说不出的难受。

到汽车站了,我将他的行李放到客车顶部的行李架里。季卫民双手拉着我,不停地摇着,没有语言,只有偶尔的摇头又点头。这是无声的语言,只有他和我知道这摇头又点头所包含的内容。

汽车开动了,我们俩都摇着手向对方告别。汽车已经没有了踪影,只剩下扬起的一道灰尘,我还站立在那里,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由于厌倦了“文化大革命”的派系“武斗”,加之家里经济拮据,还有同学季卫民的回老家乡下。我脑海里有了远离城市,逃避去当文革“逍遥派”(不参加派系武斗.)的想法。听说省养路段各道班,因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人上班养路,各道班需要大量的临时工养路,我便与两个同学一起,来到距离县城十七公里的米家弯道班。道班里原有十四名工人,因一些人“脱产”闹“文化大革命”,班里只剩下八个人,又因班长经常要参加段里的学习,班里实际只有七个半人工作,要养护十公里的国道是很困难的。要知道,当时只有肩挑手挖的人工养路,没有任何机械。陆班长见我们三个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年青小伙子,非常高兴,欢迎我们来养路,并将零工工资由8元给我们提高到0元。我们当然非常高兴,要知道,当时县里干部的平均工资只有4元。

道班里的工作、生活跟学校里一样,很有规律。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吃早饭,七点出工,十一点收工。下午两点出工,六点收工。晚上班长组织学习毛主席语录,学习“老三篇”,听收音机播放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道班养路还是很辛苦的,不论风吹下雨太阳晒,每天都要扛着铁铲、锄头、十字镐、撮箕、水桶等工具,到工作面上。先要挖开路面上被汽车轧碾出的坑凹,灌上水,铲来碎石添满坑,还要高出路面,再撒上泥土,泼上水,让汽车反复压轧后,让其与路面一样平整。陆班长经常告诉我们,养好的路面应该象青瓦片一样中间高两边低,象青瓦片一样光整,才是好的路面。

每天下午收工,在回道班的路上,我都喜欢唱“打靶归来”那首歌,我一唱,道班工人也都跟着唱起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咪唆啦咪唆,啦唆咪哆唻,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歌声飞到北京去,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得好,夸咱们枪法数第一。咪唆啦咪唆,啦唆咪哆唻,夸咱们枪法数第一。”。不要说,干了一天活,都很疲倦了。可是,大家一唱歌,心情愉快了,精神振奋了,一天的疲倦也都消除了很多。远比那些搞派性斗争,搞武斗的人充实多了。

日早晨刚要出工,早班汽车就给带来了通知,要陆班长立即赶回省段学习。我想,这一定是要立即贯彻落实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啦。

果然,晚上,陆班长回来后,立即组织传达会议精神,要立即贯彻落实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让知识青年立即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班里立即给我们结清了工资,要我们第二天回县城,准备下乡。

在道班里的几个月里,我跟班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我就试探着询问陆班长,县里准备组织知青集体下乡还是自己个人下乡?陆班长告诉我,县里刚成立“县革命委员会”,这是一个新生事物,谁也没有经验。成都、重庆的知青也可能要下到我县来,本地知青就自己联系下乡。

我告诉陆班长:“我父母不是本地人,我农村没有亲戚,不知道下到什么地方好?”

陆班长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养路的文家湾六队就是一个好地方。它是两匹大山相连形成的一个山窝窝,后面有高山为依靠,树木多,柴草多,水多。前面是两匹大山夹着一条小河沟,中间一个大坝叫百草坝。这里一年四季又旱不到,又涝不到,啥子粮食都出。文家湾在公路边,交通比较方便,走路进城三四个小时就进城了。搞武斗是绝不会打到这荒山野岭来的。这是一块宝地,我原先就动员我的家属搬迁到这里来,她因为娃儿小,搬迁来人生地不熟,娃儿不好照顾,就没有搬迁来。你自己明天回家时,顺道去看一下嘛!”我心里非常高兴,非常感激陆班长。

第二天,我们步行回县城,我就顺道到文家湾百草坝去实地看了一下。文家湾六队百草坝,是靑梁和飞凤山连接而形成的一个山窝窝里。站在百草坝里,它背靠老君山,东面是青梁,国道108线从梁上穿过。西面是飞凤山,百草坝中有近百亩旱涝保收的良田。一条小河沟从百草坝中静静地流过,两边山坡上是片片的梯田梯地,被当地人叫作椅子弯型,寓意会出大福大贵的人。

路过一户农家时,我看见一个老大爷在收拾柴草,就顺便问了一句,

“老大爷,你们这里咋个叫百草坝呢?”

老头儿头也不抬,自信地说:“我们这里谷子、麦子、苞谷、红苕,啥子都出,啥子都产,你晓得吧,就叫百草坝。”

我听了心里满是高兴,内心甜滋滋的,感谢陆班长给我的指点。

二、最新最高指示(作者:蔡运生)

回到家里,听见街道里、县城中,到处都用高音喇叭播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等歌颂毛主席的歌曲播唱后,立即播出最新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每天从早上六点一直播放到晚上十点过,反复播放,不停地播放。县革命委员会已经组织了县城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居民段组等社会所有成员参加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动员大会”,会上宣读了“最新最高指示”,动员并强调了每个中小学生,都必须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又按排了几个学生代表发言,要誓死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受祖国的召唤。

县城古城墙上、街道两旁商店门口、所有建筑上、各机关单位,厂矿学校,里里外外都贴满了大幅标语,“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坚决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祖国的召唤!”,“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紧跟统帅毛主席,广阔天地炼忠心!”,“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革命青年,志在四方!”,“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志不移!”,“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的标语铺天盖地,笼罩了整个小县城。

各居民段组立即挨家挨户地核对户口,查看落实各家应下乡的人员,数量,登记造册。然后每天组织人敲锣打鼓,到各家各户去催促、督促办户口迁移下乡。当时,各方面都在暗示,只有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后,才有可能安排工作。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强大的政治攻势,迫使每一个人都必须要“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的年代,谁要是不听毛主席的话,不按毛主席的指示办,就会立即受到“无产阶级**!”。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和当时的形势,只要有下乡对象的家庭,都忙着联系亲戚朋友,送子女下乡。

休息了几天后,看见学校里已经有很多同学都办了户口迁移,已经下乡去了。加之居民段组,天天都上门来催促下乡,我只得向母亲提出准备下乡到百草坝去的打算。母亲含着眼泪哭着说,“孩子,这都是没有办法了。别人贴大字报说你老子有十个全县第一,属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你老子被送到了‘五七’干校去劳动改造。工作干得好有什么错嘛?现在你又要下乡去,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你下去以后,要向农民多学点本事,以后才能养活自己。你还是把课本都带上,幸许还会有有用的时候。”听了母亲的话,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泪花在眼眶里打转。快十八岁了,我还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到农村去。以后的生活、劳动,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母亲帮我把被盖卷打好包,又将要穿的衣服、鞋子一样一样地交代给我,然后装进包里。最后将一把口琴和一包用粮票和钱买的饼干糖装进包里,(要知道,当时饼干糖已经是最好的饮食了。)说:“肚子饿了就悄悄吃一点,遇见不顺心的事就吹吹口琴。一定不要发脾气,要学会自己独立生活。”说着,母亲又流下了眼泪。我帮母亲擦掉眼泪,说,“妈!您放心,我已经是大人了!”可是,我心里的确是酸酸的,空空的,没有底,不知道自己独立生活会怎么样?

第二天早饭后,母亲又给我三十块钱,说:“你下乡去要安一个家,需要买很多的东西,带上一点钱,看着紧要的买,不可大手大脚的。”母亲说完,就红着眼睛,上班去了。因为必须赶在上班前,单位要集体学习“最高指示”。

三、响应号召(作者:蔡运生)

我背上被盖卷,挎上衣服包,揣上户口迁移证,走路步行二十里皇柏山路,到凉垭公社去报到。因为前面已经有“知识青年”下到这里,公社干部立即给我办了介绍信,要我自己到文家湾六队去报到。我又背上行李,又走了十多里山路,才来到文家湾六队。找到生产队长时,我已经累得疲沓嘴歪,精疲力尽,没有一点儿力气了。

我将公社的介绍信交给队长,队长看了介绍信后,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然后说:“我们已经开过会了,你歇一下,我带你去看看给你安排的房子。”

我哪里还要歇气哟,一下子爬起来,就跟着队长去看给我安排的房子。走过一道道弯弯曲曲的地盖,又走过几道田坎,来到百草坝里。队长指着那一处大三合院说:“这儿叫新房子,住了五户人家。这个大四合院,住了六户人家,叫新院子。新院子解放前是弟兄两修的。解放初期,老大划为了地主分子,被镇压了。房子分给了四户贫下中农。老二划为了上中农,他家房子多,你就住他的房子。我心里一下子明白了,队长要我注意划分阶级路线。

进了新院子一看,院子正面是五开间加偏檐。院子内全是立木群板房,周围和隔墙都是土墙。正中堂屋和正房门的上面,都是圆弧形门窗。两边厢房也是五间,正中的那两间是两间双扇门大圆门房子。院子正中是一个长方形天井坝子。队长推开一大圆门,进到屋里说:“这就是给你安排的房子了。”他当时还非常得意,非常满足的望着我。

我四下一看,这房子到处都因烧柴烤火被熏得乌黑发亮,房子里唯一一件家具也是被柴火熏得又黑又亮的木柴床。心里一下子凉透了。我看着队长,只得勉强笑一笑。队长本希望我夸奖他几句,可一见我的表情,就干咳一声说:“你在田边去晒十个稻谷草好铺床,中午在这里房东家吃饭,午饭后你到乡上去买一些锅、碗、瓢、盆、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下午我安排人给你打个灶。你烧柴、吃菜到集体养猪场去拿。”

听了队长的安排,我心里一下子好多了,忙说:“谢谢队长了!”

队长听了,也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中午放工了,院子里的女人们就忙着淘菜、煮饭、做家务;男人们有的做做家务,有的在烤火,有的就抽烟或躺在床上休息。我跑到房东家黑洞洞的灶房里,自报家门说:“队长要我在你们家吃午饭。”灶台前半天才发出“晓得了。”的声音。我仔细一看,男主人正坐在黑洞洞的灶房里灶台前烧火煮饭,要不是灶膛里反射的火光照着他,我真还没有看见他呢。我就顺手拿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里。女主人回来了,她一边洗手,一边问我:“你是县城里的?家住哪里?”我将家里的情况大体说了一下,又将生产队长给我的安排告诉他们,心里还乐滋滋的。女主人说:“你们没有下过乡,乡下的农业生产,耕田耙地,栽秧打谷都不会,连乡下生火煮饭洗衣服,你们都不会,下乡来一切都要自己做,很恼火!”她说的是真话,我心里又有一点难受的滋味了。

吃饭了,男主人端来一张小方桌,放在他们平时烤火的墙角,那里还有一堆烤过火的柴灰。女主人端来饭,我一看,是玉米膏膏,里面放了一些红苕和酸菜。女主人问我,你吃得来酸菜吧?我说,吃得来。我实在太饿了,也不顾饭烧,呼呼呼地就喝下一碗,这时我才发现没有炒菜,连下饭的咸菜都没有。女主人叫我自己舀饭,多舀一点红苕。我在锅里一搅,只有三块红苕了,还有很多稀膏膏,我只舀了一块红苕,一满碗稀饭,又一气吃完了(我平时在家只吃一小碗饭)。

女主人说:“你要到公社去买家具,锅碗瓢盆水桶,油盐酱醋煤油样样都要,还要买米面。锄头镰刀等农具你就不要买了,你一次背不回来。”我立即用笔将要买的东西一一记好,背上在她家借的背兜就往公社跑。

公社座落在古蜀道上,原来是古蜀道上的一个古驿站。它是在山脊上的石头梁上修建了几十间房子,住了二十几户人家的一个小场镇。场镇的街道、房屋都是建在石头梁上的。供销社,是公社乡场上最好的房子,是乡场上唯一的砖木结构房子四间。一楼一底,下面是供销社卖货的铺面和仓库。楼上面是住宿和信用社。我按照事前记好的纸条,我买了二十斤米,十斤面条(当时的政策是,知识青年每人供应半年粮食,每人每月三十六斤粮,每月四两【十六进制】菜油,一斤肉。待小春分配后,随生产队一起分配,国家不再供应了。),然后将锅碗瓢盆全部买了,已经是很大一背兜了,沉甸甸的。我背上背兜,又飞快地赶回“家”。

回到“家”里,生产队安排的人已经将土灶给打得快好了,只等我的锅放上,再细做一下泥水活就好了。我放下背兜,也顾不上肩膀痛,就立即收回稻谷草忙着铺床,又在靠床的墙壁上贴上白纸。打灶的社员已经打好泥巴土灶,又抱来了柴火,要我试一试灶能不能用。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没有买火柴,就借他吃烟的打火机点燃柴火,一下子,满屋子都是烟火,将两人呛得直往外跑。我喘着气说:“我又要在里面住,又要在里面煮饭,一间房子,你得给我想一想办法。”他说:“这房子这么高,上面又有楼,后面又有偏搭子(房子),没法子立烟囱,只有将就着。只要能生火煮饭就行。”说完他就走了。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女人们就忙着煮饭、带娃儿。男人们都忙在自留地里,半大的娃儿们就等着吃饭了。我已经筋疲力尽,浑身疼痛不已,真希望一倒下去就睡了。可是,我还没有吃饭,我明天还要去出工。我疲惫地睁开眼睛,看见院子里各家各户都点着小油灯,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连小油灯都没有买,晚上怎么办呢?心里一下子难受起来。在家里,再苦再累,回家有饭吃,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就是家在农村的同学,回家后都有热饭吃,有一个能照顾,能够体贴自己的“家”。我们下乡后,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要自己做,心里不由得产生悲伤。

这时候,房屋女主人从门前走过,看见屋子里黑洞洞的,就说:“你有灯有油吧?点个灯吗!”我只得老老实实地说:“我买了煤油,忘了买灯了。”她说,:“我给你拿个油灯来。”就踮着半缠的小脚,一会儿就拿来了一盏油灯。这油灯其实就是一个不大的药瓶,在瓶盖上钻了一个洞,插上一根用铁皮卷的细铁管,中间穿上棉线,瓶里再装一点油,棉线有了油,用火一点就亮了,这就是当时广大农村和乡镇用的“灯”。有一些交通不方便的山区,因为煤油运不进去,当时还是用的桐油、灯草点“灯”。

有了灯,有了光明,我又来了精神。提着水桶,摸黑跟着院子里淘菜的女人去提水煮饭。

我先烧了一盆热水,又一边煮饭一边擦澡。这时我才发现,两个肩膀又红又肿,还有几条血绺子,一见水就更加疼痛。我咬咬牙,迅速洗完,又洗了脚,吃了稀饭。待我洗完锅碗,才听见热闹的院子里早已经静悄悄的。还有那几点灯火告诉我,男人和小娃儿都已经睡觉了,只有女人们还在喂猪,做针线。我老早就疲惫不堪了,关上双扇圆门就倒床睡觉。(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人到中年:妻子的背叛万能应用商店村庄模拟器魔法战纪史前世界大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