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夺仪 >夺仪

第一章 临山

凡仙有别,咫尺天涯。

自古以来,从未听闻哪个凡人能逆天改命修道成仙,但这并不影响寿元悠长、遁地飞天是每一个凡夫俗子的毕生梦想。

而是那些生有灵根,弱冠时便被仙宗带上山去苦修的天之骄子,世俗中的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又何尝不是他们的终极诱惑。

天底下最难最惨的两件事,可能除了凡人转瞬即逝的生老病死,就是修者年复一年的清修苦练了吧。

凡仙之间,方向道路都截然相反,追求的终点却又出奇的相同。

不分贵贱,满满的全是贪婪、势利、虚假和无边的欲望。

******

“好冷啊娘,我想回家。”

寒风刺骨,雪窖冰天。

天还未亮,北安小城临山的各条街道上便站满了百姓,哆哆嗦嗦但虔诚无比的望着南方遥远的夜空。

昏暗、浑浊、漆黑一片。

从去年立秋开始,每逢十五的清晨南方大地就会从昏暗中升起一轮圆月,挥洒着如水的光华。白天乾坤共舞,日月同辉。夜里皎洁明亮,和西方的圆月一起呈现出双盘斗艳的绚丽美景。

据北安皇宫传下来的话说,这是因为遥远南方的灵界领袖商羊族太过英明圣贤,触动上天,才降下这轮圆月,来褒奖商羊圣族的公正廉明。

而城中的百姓也都自愿自发的走出家门,一同在街道上参拜祈祷。一来感谢商羊族为万灵界做出的贡献,二来也祝愿商羊圣族和天地同寿,与日月共存。

以天地为幕布,以自然为画笔,日升为明,月升为朋。好一个河山壮阔,好一个四海一家。

这种虔诚的感恩仪式在浩瀚无比的灵界万族中一起上演,已经持续一年有余。普天之下的亿万生灵,都在赞美这歌舞升平的泱泱盛世,赞叹这天降神月的无上奇观。

其实赞叹之余,站在街上的众人也都清楚,什么神日神月神猫神狗的,那都是修仙高人的事情,和他们这些肉体凡胎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莫说天上出月亮,就算是出馅饼也落不到自己头上,当然了,真塌下来也自有官大个高的顶着。

“他娘的,这种天也让人出来活受罪,说不准哪天月亮就掉下来砸死你们!”

只是这话只能心里念叨,谁也不敢说出来罢了。

唉,平头百姓,柴米油盐。眼瞅就要过年,还是赶紧去集上打几斤张家小烧,那才是家里的头等大事。

张家大宅坐落在小城最繁华的南街上,大院子占地足有十四、五亩,屋里屋外里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像是有什么喜事发生。刚参拜完神月的张老太爷站在院中,腰板硬朗,精神矍铄。身周的门徒家丁甚多,人人面带喜庆,尤其是还有几人身穿大红色五福官装,身上微光吞吐,竟是身负神通的修道之人。

世俗里的豪门世家聘雇修道中的仙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财力、或者说是能力的象征。而在俗间巨户之中,要是哪家再能请几个肤白貌美的年轻女修在府中常驻,更可是大大露脸的事情。

真所谓:神女下凡落人间,又做鸳鸯又做仙。

其实在这国泰民安的清平盛世,只要你有钱,别说是修者,就是找几个地府里的青头小鬼做护院,怕是也没什么难度。

当然了,修者体魄强健寿元悠长,凡人则多灾易病命浅福薄,所以不少豪门中家主轮番登场,供养的门客却总是那几个,表面上家主风光无限,至于风光背后究竟如何,那却又是另外一番情形,无人知晓了。

听说绝大多数有灵根有道行的修者,从骨子里都是看不起凡人的。

临山城僻处北安小国西北一隅,城如其名,两面临山。往南走上十里往北走上十里都是高山峻岭,南北山脉万里连绵,大小山头数之不尽,最近的两座大山更是有开山立派的仙宗仙府,威风一时无二。仙宗的仙人们也是人,少不了吃穿用度,也免不了贪恋繁华,是以小城商业兴盛,近几年越发的热闹。

腊月十五,日月同现。而这一天,还是城西有神医名号的张老太爷七十岁大寿。

前面药铺里长队如龙,郎中们忙着义诊赠药,后宅朱漆大门大敞四开,祝寿拜寿之人源源不断,问好献礼声亦是不绝于耳。

张太爷则精神抖擞干净利落的站在里院,时而抱拳握手,时而谈笑风生,丝毫没有古稀老人的样子。

“长清山九云观诸葛老神仙前来贺寿”

随着门口小厮一声高唱,有些吵闹的大院瞬间安静下来,只见外面一个年岁颇大的邋遢道长,手里端着个擦的油亮的小木盒子,摇头晃脑哼着小曲的往这边走来。

张太爷双袖一抖,一躬到地:“小老儿何德何能,敢让诸葛仙尊法驾亲临,小老儿……”

却见这老道士微微一笑,腕口一托,握着老太爷的手道:“行了老弟,都不是外人。山上清苦,老道干的也不是什么肥差,这几根拿不出手的玉香,就权当寿礼啦。”

老太爷又是一番拜谢,这道士双目一转,目光又看向张太爷的身后,笑着道:“二爷,多日不见,一向可好啊”。

张太爷身后闪身出来一个身穿灰皮大袄,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相貌平平带着几分病态,双手一抱拳,笑道:小民见过诸葛仙师。仙师好阔的手笔,这玉檀香可是清心静气,延年益寿的上品,据说一根就要几十个大钱——还不一定买的到。

道士称老太爷为老弟,从年龄上看倒也正常。但称呼这中年男子为二爷,却有些蹊跷。先不说老子儿子差着辈分,就是这岁数身份摆在这里听着也格外别扭,更况且这道士可是山上的神仙,区区凡人怎当的起一个“爷”字。

怪的是周围之人面上并没什么异色,似乎这一声“爷”叫的理所当然。而这个在张家行二的男子对道士虽然话语间恭敬至极,却也没有太多的卑微之举,所谓“人仙有别咫尺天涯”的千古铁律,在这位二爷的身上一下子失去了约束。

来客众多,这位张家二爷也兴致颇高,就连脸上的病态都减轻了不少,笑着对着身旁的一人轻声道:“大哥,让伙计们招呼着开席吧,免的失了礼数。

突然门外又一声高唱:“恭迎冯明子仙尊、上官城主法驾。”

宅门又走进几人,为首的道士面容清瘦头戴金冠,三缕青须一身蓝袍,手持白焰浮尘,背束铜色古剑,道袍青须随风而动,像极了传说中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这道士身侧是个身穿皂色官袍,鬓叠亮黑鸦翎的中年男子,方脸阔口一脸的豪爽之相。

这两人身后还站着一对年轻男女,看年龄有十七八岁,男子身材挺拔五官端正。女子眉清目秀超凡脱俗,站在一起如玉女金童,极为般配。

在场众人一起躬身施礼,张太爷更是快走几步倒头就拜:“两位仙尊屈尊降贵大驾光临,这让小老儿如何担待的起啊。”

这位冯明子道长乃是九云观的筑基期长老,掌门青明子的师弟。而那位身穿官袍的汉子,则是这临山小城的一城之主,张二爷未来的亲家上官锋。

张百丑虽无灵根,却是个鉴别灵草灵花的大行家,每月的初一十五亲自坐镇草药行收购山中奇花异草,不但定价公道,而且来者不拒。

传闻这几年一些深山里成了精的妖王都来给张二爷送货。而收购的各种灵材被分门别类,有药性的拿来配药,没药性的扔去酿酒,更有一些入了品的珍贵花草便半卖半送上供给附近的九云观和魔刀宗的炼丹。

张二爷还饲养灵禽,种植灵麦,将两宗上上下下的吃食供给占了八成。逢年过节更是会对两宗高层进行孝敬打点。五香猪八珍鸡多宝鲤,灵花灵草灵酒灵茶一应俱全。是以二爷在两宗中人缘极好,在临山城面上也是素有声望。

这位冯道长却还有一层身份,便是张二爷独子“张无双”和上官锋爱女“上官烟”的师傅。

这对金童玉女十年前被测出灵根,冯道士看他们根骨不凡,又有张家和上官锋这层关系,便一起收为弟子,疼爱有加。

张无双练功刻苦,为人也老实厚道。上官锋看在眼里,有意招婿,是以三家关系走的很近,这段姻缘也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美谈。

相关推荐:人族纪元圣骑斗罗我在大明开无双我可以无限转化我来制霸超神学院西游之绝代凶蟾这个世界不需要神乒了个乓纵横诸天小门神第四帝国之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