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综穿] >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综穿]

174、梁祝(二)

到出丧之日, 马太守似乎终于意识到了死亡的是他明媒正娶的夫人,情绪低落了许多, 也没有更多心情去指教姜晨所作所为。

暮春细雨, 柳色初新。

姜晨一身孝衣,站在石栏处,看着庭院间处处黑白惨淡, 神色无悲无喜。

他参加过许多葬礼。有他自己的, 有别人的。久而久之,都已经习惯这种愁云惨淡的色彩。

唯一不同只是,头一次参加陌生人的葬礼, 还被要求表现地悲痛一些。

他随着队伍去了一趟, 说是要表现孝心最终也只是不逾矩。走了过场一般。

马太守没有对他说好, 也无不好。

姜晨其实不想真正关心他的喜好。若他有心,他自然可以关注一二。姜晨又非常清楚,他是这具身体血缘上的父亲, 但是,他却只是他这千万年间过客而已。最终,最终什么也无法留下。

这场雨绵绵不绝, 洗尽铅华, 又近七日未见天光。

人死如灯灭,风过不留痕。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一个女子的生死,算不得大事。

马太守依旧是太守,从早到晚处理着杭州所属大大小小的事务。姜晨也如原主所做的那般, 学文习武。一个人的死去,对这个家庭,似乎毫无影响。

只是马俊义再也没有带过女人堂而皇之的在家中行走。如今,其实也无人关心他会否另有新欢,也无人在意他会否有其他子嗣。

至少姜晨不会在意。

天光初亮。

姜晨收拾妥当,拿起据闻是原主最喜欢的那把弓,去了武场。

箭已上弦,脚步微退,手指松开之时,箭离弦而出。

“铿”一声,正中红心。过了一会儿,也许因为年幼手劲不足的缘故,箭中靶之后,颤了颤掉在地上。

弓弦嗡嗡作响。

姜晨拉弓,又射出十箭,中心之后没再掉落,他放下长弓,对着一边匆匆赶来的箭术老师符合礼节的答道,“吴教习,今日的任务完成了。”

“啊!是,是的。公子。”他看到了。十一支箭,全都中了。

姜晨退了两步,微微点头,“学生告退。”

他回身走向屋中,吩咐管家,“请孙先生过来。”

这数日相处,马寿已经完全了解此言之意。请先生过来=我要完成任务=我要出门。

完全是光明正大应付差事的背书习武然后打算自己离开。

其实,公子他一定还是在怨老爷。去年御射大赛失误,公子大意输了比赛,老爷听闻后,非常生气。盛怒之下要罚小公子,他戒尺打的狠,夫人拦阻,老爷一怒,无意打翻了茶盏,热水溅到夫人脸上,后来医治,却留了伤疤,容貌尽毁……

自从送走了夫人……小公子他就一直不想留在家中。每日大清早就认真(拼命)地完成教习,只要有时间就立刻出门,很晚才会回来。

他是在避着老爷吧。

毕竟,如今老爷再生气,却再也不会有那个温柔的夫人护佑着他了。

明明世家子弟,日子却也如此难过。

还不知道老爷会不会续娶。若是日后马家有了新夫人,小公子的日子,恐怕就更难熬了。

众人为此叹息。

果然,抽完基础的千字文,姜晨送走两位先生,扭头转个方向就出去了。

马寿跟着他,慌慌张张问,“啊,我的小公子啊,你这是去哪啊!”

姜晨漠然回了一眼,表现得冷淡,“你的任务,不包括探听我的打算。”

被马太守仔细叮嘱过要注意安全的马寿:“……”

青石板的路面上,人来人往。江南依旧宁静,烟波浩渺,画台楼阁。此处,尚未被战火波及。

姜晨又去了桥头。事实上,人鱼混杂之处,总能得到些许特别的消息。

譬如说北方五胡乱华后况。

姜晨原本随意接了竹筏,最终被管家迁到画舫上。

他也无心在意。

总归而言,这对他而言,只是大船坐十人小船坐一人的区别。

他们只是不敢让他一人待着罢了。

一路到明月桥时,人越发多了,热闹非凡。

画舫忽然磕了一下,停了下来。

姜晨抬头,自船尾一望,看到对面木船上站着个中年人。还未出口,管家已经出了船舱,端出了马家惯有的凌人气势,“哪家的?没看到我们马公子……”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态度。他们有底气。因为整个杭州最有权势之人,就是马太守。

“管家。”姜晨唤了这么一句,声音不大不小,马寿正好可以听到。他心头一跳,低眉敛目退了退。

对面毫无犹豫就道歉了,完全无视了马寿,对姜晨道,“对不起。船速太快了,还望小公子多多包涵。”

姜晨转回头,淡淡道,“无碍。”

“哎?哦。”对方弯腰查看了下,无心叹道,“船又破了。”

马寿见对方如此,心气当即上来,不由分说斥责,“怎么?撞破了船道个歉就完了?我家公子没事,要是伤着了你的道歉值几个钱!”

“哎?你家公子还没说话,就你急着投胎啊!”对方皱着眉,扭头对着船尾的姜晨大声喊道,“这位小公子,你就不……”管管你家的下人。

姜晨收了脚边弯弓,整理好怀中的长箭,面对他人将要出口的责问,作为一个不足七岁的稚子,显得过于平淡,他回答的语气稳重而毫无不安和局促,“我为何必须要管。事实究竟如何?你我心中有数,何必要我点明,令人难堪。”

“……我们都已经道过歉了,你们还想怎么样!你都没道歉!”

“若船是我撞的,道一声歉自是无妨。非我所为,何谈歉疚?”姜晨笑了笑,明明说的云淡风轻却又莫名显得有些强硬,“为莫须有的罪名负责,那可不是我的风格。”

就是这般……就是这般为了自己的名声,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到他头上。好……真的好啊。果然是到哪里都不曾变化。

“庾易,不过是个孩子罢了。”船舱里一道苍老却并不羸弱的声音传了出来。

不过是个孩子。

姜晨为此而笑。听起来的确倒像是他的不是了。

姜晨牵了牵管家的衣袖,也叹了口气,以一种宽宏大量的语气,“管家。不过是个老先生罢了。”

措辞显得极为尊敬,但是联系对答之后,却并不令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尊敬。

众人:“……”

里头的人显然怔了会,才道,“小小孩童,却也争强好胜不肯吃亏。”

姜晨抱好了弓箭,对于这褒奖对立面的的词语完全习惯,端的一派云淡风轻,“先生多心了。”

“这位小公子,你的船漏水了。”那声音提醒道。

“劳先生挂心了。稍后自会有人处理。”

“若不介意,便上船来吧。”

姜晨偏了偏头,“谢过阁下好意。”他望了望那艘径直过来的船,“不过,接我的人已来了。”

“管家。该回家了。”出了此事,他觉得有必要暂时回去一趟。

他翻身越过船舷,稳稳落在过来的木船甲板上,走入船舱。管家一边大呼危险,公子小心之类,一边畏畏缩缩手脚并用从那艘漏水的画舫过来。

等船走远了,这艘没人的画舫快沉了一半,船舱的人问,“这是哪家的孩子?”

有人答,“是……太守家的。”

“是桓氏啊。”那人微微叹息,“竟是桓氏。”

事实上作为杭州太守,跟随在马俊义身边的人总是不少。姜晨平日出门,周围明里暗里与马家相关的人总少不了几个。他知道的清清楚楚,却也懒得拆穿。因此今日画舫破损,他没有担心。退一步而言,即便不幸落水,这里并非深海,他可以自己游上岸,不会,再毫无声息沉没了。

才一入门,姜晨被人叫去了正堂。马太守指着副座之人介绍道,“佛念,这是王叔叔。你可记得?”

那人穿着皂色碎花长袍,腰间系着和田玉,头顶金冠,一派华贵,只是面上红脂□□,言语间时不时翘起的兰花指,显得过于女气。

姜晨低头,对这种稍显特别的作态也没有表现任何特别的态度,完全符合礼节地拱手一拜,相当给面子的应声,“见过王叔叔。”也许他记得,也许不记得。那又如何呢。总归上座的两位想要的,就只是他这后辈拱手这一拜,然后无论真心假意的表现得谦谦谨谨地去问一句好而已。

如此,他们便会满意了。

王卓然红唇一勾,走过来,翘着指尖拍了拍他的肩膀,细声细气笑道,“哟,几年不见,佛念长得好啊。”他转眼看到还未处理完善的灵堂,对姜晨叹了口气,有些遗憾,“只可惜……”

因着姜晨在场,没有说出口。

桓妹也是……怎就如此想不开呢。

马太守也跟着忧愁了番,“怪我,怪我当时……”

没注意到她的不对。

他……他至今还记着,阮儿当日,看到他带了如玉回家的表情。只可惜……他未曾在意。

怀远桓氏。桓阮逝世,桓氏最后的嫡系血脉,也就此没了。七年前他娶桓阮时,岳丈桓温尚手握重权,只可惜佛念五岁时,恒温便过早逝世了。自此桓氏一落千丈。

只因当初恒温领兵时,清算各大世家,与庾氏殷氏结了不少梁子,一朝逝去,被一直压制的庾氏就开始反扑了。三家基本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桓阮这一辈子弟,兄弟外调的外调,下放地下放,桓庾殷仍旧针锋相对。唯有她女子之身出嫁,才勉强未受波及。

只可惜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太守,至今也不敢再去接近中央氏族,只怕有人会对他暗算报复。

惜只惜,桓氏崛起的太快,衰落的,也太快了。

姜晨不经意扫到他的神情,垂首,只觉好笑。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桓阮在世之时,马俊义给她的只有拳脚和辱骂,她去世下葬了,马俊义倒是知道遗憾和后悔了。

不知遗憾的是人,抑或权势。

东晋四大士族,王谢庾桓。王导已死,庾亮尽忠,桓温病逝,新任宰相,谢氏谢安。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日中,谢安将为陈郡谢氏未来三百年的荣光而经营,牵制和平衡本代世家大族。

王谢世家。

姜晨觉得,自己应该庆幸这具肉身的血缘关系上的那位外祖父恒温,没有对王谢庾三家同时动手。

王卓然打量了姜晨好一会儿,见他一直低着头,心道他一向尊敬桓氏,这会儿恐怕是为桓氏的去世而难过,只好与马俊义换个话题,道,“俊义兄,佛念是个好孩子。”

马太守:“卓然兄不必安慰我了。他……哎……”自家人知自家事。士族的学习生活条件比平民不知好了多少,可他,却连那些平民的孩子都比不过,去年的杭州御射大赛,作为士族后代,佛念却输给了平民,实在……令马家面上无光。

王卓然合了手中折扇宽慰道,“佛念毕竟还小。”御射大赛的许多参与者,皆是十岁以上了。

“对了,俊义兄,佛念今年可是七岁?”

“不错。一晃,七年了啊。”他娶了桓阮,七年了。

王卓然下意识扫了眼姜晨神色,心里默叹,叹求俊义兄不要在孩子面前屡屡提起桓阮,“佛念该上私塾了。”

“这……”

“俊义兄乃是杭州太守,杭州最好的又是尼山书院,名声远扬,朝廷常常会去书院聘请人才。进入尼山书院,几乎就是半只脚踏入朝堂。马兄不如考虑考虑,送佛念孩子去那里求学。”

“尼山书院?这……我也有几分了解。可这尼山书院说是地处杭州,距离杭州城却也不近。此书院连学三年,非节假要事不得回返。学子入学之龄一向都在十六岁之上了。”马太守摇了摇头,有些忧愁,“卓然啊,佛念这个年纪,也只能请授书先生来家中教习,尼山书院,怕是不会招选啊。”

王卓然笑道,“俊义兄多虑了。我看佛念这孩子天资聪颖,早入学也算不得什么。俊义兄若是担心他年纪小,只消带上个年纪大些老实的书童便是。”

“这……”马太守下意识看了姜晨一眼,“佛念,你的意思呢?”

不知为何,自桓阮故去,如今他面对这个儿子,却再也提不起当初严厉苛责之心。

殊不知离家一事正和了姜晨心意。“学无止境,孩儿愿往。”

马太守愣了一下。总觉得从这语气中听出了几分愉快,好像巴不得赶紧离家远游永不归来一般——

“可……”

王卓然笑了笑,“俊义兄不必再多虑了。依我看呐,佛念这孩子举止大方,品行端正,岂会不被招录。”他摸了摸下巴,“也罢。尼山书院山长也是我王氏族人,待我修书一封,看他卖我一二分薄面。”

……佛念这般品状,不由就让他想起堂兄王羲之。他王卓然自认苛刻,看着这孩子都挺满意,言辞有礼,进退有度,稳重自若。想来自诩有教无类心胸宽广海纳百川的王世玉也不会对他不满意。

“可是尼山书院去年才招了学生。即便要佛念入学,也要到明年了,卓然贤弟不必为我等坏了规矩。”

王卓然打开扇子,掩着唇角笑了笑,“俊义兄可真是客气。怕还是舍不得孩子出远门吧。也罢。等他明年入学也好,俊义兄可以抽空多多为佛念筹备一二。”

“如此……也好。”

“佛念年幼,尚未取字。如今要求学书院,卓然,不如你来为他取个学名如何?”

“俊义兄……”王卓然颇有感动,为他人子取名取字,若非真正情谊深厚,是不可能的。

足可见,马俊义的确是将他作至交看待。

“如今时局不稳,希望佛念日后,如同桓温老将军一般,是个文成武就,既能妙辩庙堂又可征战沙场之人。文才韬略俱全,可这文韬文略不觉顺耳,就文才吧!马文才!俊义兄以为如何?”

“文才。嗯,不错!不错。”

“佛念,你以为文才一字如何?”

事已至此,话已出口。

姜晨沉默了下,拱手微拜,已无心表现任何不必要的异议,依旧客气,“谢过王叔叔。”

相关推荐:太受欢迎了怎么办[快穿]人道大圣宋时行都市模拟人生一百亿的日常生活我是反恐特警都市特警神话入侵我要横推诸天横推从山寨开始